實體演講當下,還能做什麼?

      參與研習以來,我總有把實體與網路同步混搭的期許:除了現場講師與群眾的一對多的單向傳達外(就像我們在一般教室使用單槍的上課方式那樣),是否還可能利用科技輔助,讓演講當下有更好的整合與開展?
      我先以昨天參加的『教學應用資訊科技的特色與典範~北區發表會暨自由軟體與創新教學研討會 』為例,主辦單位在Moodle提供各場次的簡報,利用『參觀者』身份就能瀏覽喔!而且,主辦單位也架設錄影機、連到一台即時壓縮設備,再利用網路傳回宜蘭資網中心的視訊主機錄製,也可以開放直播(可能還會請講師簽予授權)。

      而講師除了自備講稿、簡報於當場使用之外,若還有相關螢幕可以提供即時訊息,例如時間、聽眾提問、即時調查、筆記回饋等,相信只要演講者能夠一心多用的話,該能讓演講的後續發展,更合符合現場聽眾的總體需求吧!當然,這也可能造成講者不專心,哈哈。

      最後討論聽眾。現場的數十到數百位成員間,或許因為主題精彩誘人、或慕名講者而來(也有因公、推派而來),除了原本就是各種夥伴關係者,彼此多不認識。而研習時間的安排也少有充分交流機會。不過,若可能利用即時聊天室或者像噗浪主題串一樣,在演講者於台上分享專業知能的同時,大家能為自己也為眾人一起寫網路筆記,又能把演講的精彩作一番整理,並即時激盪更多的討論話題。若能開放網路同步參與的話,有興趣參與卻無法親臨現場的網友,也可以直播聽講且參與同步討論呢!
      若是主講者在進行省思的『事後』,這裡就提供最真實精彩的當下聽眾反應的回饋呢!如此,事後的非同步討論機會,也水到渠成喔!
      我自己也有過遠距演講(主講或主持)的經驗,在現場有位主持人與遠距主講者事先溝通演練後,可以協助掌控現場聽眾的反應與需求,提供主講者回饋(這些訊息的傳遞要不要讓現場觀眾知道,可也是門學問呢!),我的碩士論文期中口試,也是利用網路同步的方式:兩位口委在我面前,而另一位教授在線上,我同時對他們進行簡報、提問答辯,教授們也流暢地進行討論呢!

      這幾天,接連參與學生成員為主的『全國各區五校研究成果聯合發表會 』、『林口國中自科社團員甄選』,以及教師們的『教學應用資訊科技的特色與典範~北區發表會暨自由軟體與創新教學研討會 』,在收穫滿滿的事後這個清晨當下,寫下這樣的期待。

      接著的『第八屆台灣地區認知神經科學暑期學校認知神經科學跨領域研究人才培育入門研營 』,參與成員來自四面八方,也讓我可以了解目前的腦科學研究取向與趨勢外,也有機會側寫學習到年輕研究生們的聽講、互動方式,繼續加油!
標籤: 大腦 K12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