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共同體』研習後的三角習題1
作者: 塾長 日期: 2013-11-19 20:54
上週連續三天的『學習共同體』研習,至今仍在心裡激盪,藉者整理筆記,寫下三角習題1、2。這篇三角習題1談得單純些:上課當下jump、課前課後翻轉串連、以及ICT應用機會。
因為研習前寫了『三思而行 』,所以在研習中聽到佐藤學教授談及『老師當個好的聆聽者也要三思』,特別有感。只要老師當個好的聆聽者,敞開心胸來聽,孩子看我們認真聆聽,他們也能學會聆聽。教授要我們聽的同時思考這三個問題:
1.思考孩子所講的,是從教科書或其他資料而來?
2.現在孩子的發言,是否與之前其他孩子發言有所相連?
3.立即聯想,這孩子的發言與他之前所說過的、以往的生活經驗有何串連?
呵呵,這種三思法,真要自我訓練呢!
研習過程裡,我繞著幾個問題打轉,一方面在後來講授中獲得解答,也可能在現場問答中又產生新的理解;回家後還把教授的書翻看一遍,目的是讓自己可以將既有的教學現場、經驗加以再統整,也再次檢視自己身處的教育價值鏈之網絡和串接。
先談談學理的筆記:教授花了不少時間強調學習共同體的理論基礎在於Vygotsky的近側發展區,以及小組合作學習。我很喜歡這句描述『學習在個人、小組是手段』;我建議補上思考 『Bloom的認知階層』、『Gardner的多元智慧』以及『Gagne的教學設計與事件』。
我原本認為:上課當時,如果由討論對話來達成各自的學習理解與共識,好像容易流於『等待或指導低分者(在此我為了方便區隔來看高、低分)』、『由教師給予進度』的限制。研習中才知道有規劃Jump的課程活動(PBL就可以算是)~讓大家針對稍難的問題來進行挑戰。教授提及本來都是高分者指導低分者,這下連高分自己也不懂了,但偶有低分者的無心之語,反而觸發高分者『想通了』,這時,小組的近側發展區之底線可以一起拉高喔!~呵呵,這種感覺很棒,我不禁佩服教授觀察得到並說得如此貼切。
學習共同體的教學模型,有三個主要的活動『教學、觀課、議課』,對於學生而言,幾乎只參與在『教學當下』,因此我覺得可以延伸翻轉學習的概念,拉到課外、課後的時間運用,也得以搭建更完整的學習共同體系統:家長與兄弟姊妹,甚至安親班等,都能納入『學習共同體』中。
此外,不同的教室類型 在個人、小組或全班教學方式下,還可以因應調整。而ICT的應用,在大多數學習共同體的教室裡看似用得少,但教授也期待他們應該是學習的工具而非僅是教學工具,這樣看的話,502一定可以玩得更好!倒是對於觀課與議課,在教師間分享彼此的想法與學習,也視同把參與的教師看成學習者的話,同理來推『ICT是學習工具』,就很好詮釋與應用呢!
邊寫著也想畫畫系統圖像,一如我提到看學習共同體也包含了『學習型組織』的想法,涵蓋了以前寫過的『教育場域的三層、三段思維』,所以接著的三角習題2,準備加上今年的三種新角色混搭來看。
最後加點小小個人研習奇遇:遇到我三十年前的國中老師耶~害得我研習時哭得希哩嘩啦 ~ 寫著自己當下的感受:我們絕不會期待教過的孩子在廿三十年後相遇還可以記得您對他們的好或兇,但若像今天你自己是那個孩子時,為師的你我該也有著期待與享受教學的幸福感吧!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