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資教踏實檢核發想

      參加資教狂想一時,談的是幾年後的願景;資教踏實時時檢核,擬的是幾月後的實踐。
      八月借調以來,先認真寫今年度新北市雲世代學校參選教育部資訊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的選拔、培訓計畫,接著要寫新年度的雲世代學校申請、選拔與補助、經營方案。我參考著寫的『台北縣教育電子報』、『大學塾』文章,還有這幾個月裡的FB資料、兩週來的好多請益、會議聯繫,腦裡浮現想趁這次做個『公文、計畫撰擬檢核表』~一方面參考歷來發展,力求再進階地創執玩,另方面仍有公文、計畫應具備的流暢穩妥。

      我順著這次寫計畫之思索程序列個清單:

◎以目標定位逆向檢視、效益延續與加值。畫著新製圖、時間軸、甘特圖、經費表以及CP值、SWOT….,從不同面向切入,常常一有新發現,就想把計畫再修一修,不過,也為了更縝密周全,所以先說服自己、也備好說帖供用。

◎扣緊教育部、市政府相關的資教總計畫與相關專案,定位手上專案的層屬,該有的計畫格式、架構。

◎藉由交接文件銜接既有,開創新案。參考往年計畫,我自己也寫過93、96、100學年的補助方案,從中看出變與不變的因子。

◎人事時地物串連:趁此時也做好人脈庫聯繫網絡,包含學者專家、部局業務同仁、學校師長、產業企業夥伴。搭建模式化工作流程:會議(內部、專家審查會與公開說明會)、研習規劃,預估與精算經費:出席人員差旅、誤餐、課務派代?補助經費項目、招標採購與驗收、核銷。

     那,『目標定位』是什麼呢?目前局端也正研擬新的三年資教計畫中,我先以自己想望但可能要好多年才實現的目標逆著來想,這是在初探『智慧教育、智慧校園』裡提過的:學習當下,如何善用感知科技(科技自動、學習者主動以及教師詮釋)來擷取學習歷程、進而運用大數據分析後,再提供個人化學習路徑的安排與教師、同儕引導。

    接著務實思考『支持個人化、小組協作的智慧學習環境』,今天先在FB裡寫著、然後放到Google Keep繼續擴充:想設計一套變形金剛式、模組化拆合運用的硬體設備,可供傳統教學到Mobile Learning、Maker、並且流暢整合BYOD、翻轉學習與學習共同體的支持個人化、小組協作的智慧學習環境。
1.行動載具(人機比,平板、筆電、小盒?)
2.連網設備
3.教學平台(跨載具存取、私有雲、離線功能?)
4.教室display(投影或電視、IRS、廣播?)
5.Maker space(3DP、Arduino、Robot?)
6.領域教學特殊需求
7.相關週邊
8.教育訓練、管理支援、產學合作.....
9.社群夥伴、校際共備、互授與實虛互訪交流

    下午再到師大圖書館找些paper來參考,我總相信:所有的行動都有研究的意義與價值,所有的研究都可以為行動提供支持與提醒。

attachments/201508/2524121968.jpg attachments/201508/8270861229.jpg

     同時,再配合我在TPC96ICT結案歸建時畫過的圖、玩轉魔術方塊,相信雖不中亦不易疏漏了,明天上班再繼續畫圖!

attachments/201508/0499244355.jpg attachments/201508/2024675371.jpg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