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科學研究法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愛好科學研究活動。
2.培養學生具備網際網路收集資料與網友互動之操作能力。
3.激發學生創造思考創意,並進一步建置於網頁上,增加網際網路應用於教學情境中的機會。    

二、教學資源:
1.師生討論互動,激發創意。
2.網際網路設施與豐富的內容。
3.共同研究的學習網絡。

三、教學內容:
1.網際網路簡介與應用例子說明:
介紹網際網路的發展歷史及連線狀況,並說明各種網路上的資源及可以運用的技術,以下舉例:
a.一位生物老師搭乘船隻遠赴世界各地,將每天到達的海域各項生態資料調查完畢並立即藉由船上的電腦及衛星電話傳送回到紐約的電腦主機,當地的學生就能立即獲取各海域的相關資訊(遠距即時性)。
b.美國、加拿大兩國四萬多人一起研究Monarch 這種蝶類的越冬遷移情形,並已有五年的研究紀錄(跨國性協同研究)。
c.在網路上解剖一隻青蛙,只要按滑鼠,就能看見青蛙的各項器官及骨骼系統,還能任意旋轉從各種角度觀看,也可以選擇英法德語版本….
(虛擬實境與3D圖形輔助醫療研究,以及網路資源共享概念)。
d.利用電子郵件或新聞討論群請教專家解決問題。(專家支援)
e.舉辦科學日活動,設定研究主題(如:比較同一種植物在各地的發芽情形),邀集各地區學生將資料一起送上網路,統整數據,發表研究結果,並進行多方位的討論。(變因設計,集思廣益)
2.決定研究主題及應用網路的方式
各組討論決定研究題目,先收集現有書籍媒體資料,整理研究,再進一步討論利用網際網路的資源及技術可能的輔助研究方式。若需要引用書籍資料時,請學生注意智慧財產權的觀念,可鼓勵學生寫信向原著者請教並徵得同意。
3.作品發表,上網公告
將成果編製成網頁送上網際網路,登錄站名,進一步尋找協同研究者繼續研究之進行與討論。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