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行動之學習網絡:大腦、社會、知識、科技

      上個月提到延伸去年寒假以來的「重行動我的寒假衝動」,愈玩想愈加龐雜,決定先限縮主題、字數,一塊塊寫全。今天看到Jay Cross 在受訪中說的「Learning to walk, talk, eat, kiss, smooch, run or ride a bicycle.」,深打中自己!

      以下是自己的筆記、雅婷逐字稿出處:
學習網絡交織智慧-0116-09:43   
學習網絡-0128-09:23。

      「重行動我的寒假衝動」,我依序以「學習網絡」、「智慧造境」、「AIRC」、「主題探究」等漸進開寫:從每個人大腦的神經網絡,連結到社會、知識與科技(ICT為主),集成交織為「學習網絡」,獨立或交互支持學習跟教學現場,進一步善用數位槓桿機轉促成「智慧造境」現場,打造沉浸投入的心流教學時光,也以「AIRC」再提供支持與串聯,設計5A機會:Anytime、Anywhere、Anyone、Anydevice、Anything來支持師生教與學。「主題探究」,先以「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與日本社會5.0」、「AR、VR、IoT科技防災」、「AI機器人教育」、「運動我的多元E智慧」、「國中會考數理考題整理」為例開展。同時,
      本篇先整理我對「學習網絡」的看法,可以把世界樣貌永續發展,結合科技網絡,看成一個Macro的大學習網絡,也能自由伸縮適配成Micro微教學場域(教室、書桌) 。

      大腦網絡,也就是自己,身體、心靈,完全自身既有且跟隨每個人一輩子。隨著年齡成長、身心發展與人際互動、社會經歷,就具備多少相關知識、技能與生活態度、價值觀。同時,我們對於大腦的運作認識與了解也與時俱進,學習如何學習,動機、情緒、記憶、批判思考、創造力、後設認知、多元智慧和心智習性,自我效能....等,都還會進一步探討。大腦的可塑性,也是我們確信終身學習之必要,而加上對於工作記憶跟執行功能的運作機制瞭解後,我們設計學習活動、媒體操弄的促進理解成效,也能更精確、適性。

      社會網絡,主要為人際關聯。從自己本身、家人到朋友同儕關係,所處的地域之環境 社會,世界現況。人際的互動,發展自你歷來擔任角色之任務、權責,自己和他人的交流。有時這樣的關係,是驅使每個人行動最強烈的動機和情緒主因,包含系統 層級的歸屬感、向心力、競合關係,這也在班級經營、社會學習互動中可進一步探討。重要、在意的他人,無論是實體、線上、媒體形塑的虛擬人物,都會讓自己有 更多的投射與腦補,想像著自己與其發生的關聯,促使自己期許成為更好的自己之投射。

      知識網絡,積累著全人類所建構出來對於自然的探索到科技發展,文化與社會的積累,從分科到跨領域交互關聯,都是我們在教育活動中,規劃為學習與培育的目標範疇。藉由建立知識圖譜,可以看到知識元素或節點的層屬關聯,提供學習者(每個人)一路追求、興趣探索,體驗認知,也瞭解其中埋設於社會層級百業的基礎。從教學來看,發展出綱要指標、課程教材、教學策略活動、評量與認證。此外網絡的其他三成分,也各自是門「知識領域」,可供對其多加瞭解後善御運用。

      最後是資訊、通訊科技網絡,從數位科技持續演進到新興科技到來,人類的社會早已進入實虛融合的境界。我們可以從「資料→資訊→知識→智慧」這個向度來思考,對應「軟體、硬體、雲端跟網絡連結」的感知、處理、因應來討論,發展成為資源、工具跟平台運用,建構出更大的服務生態系。

個人小結:

      知識網絡、社會網絡,可以近乎「一瞬即達」地擴張串聯,而人腦本身的訊息處理、身心發展成熟,我認為這不是想將其物聯網、互聯網化就能瞬間達成的。或許將來腦機介面、穿戴應用會更方便,但在人體侵入、個資隱私部分,相信還有一段長路有待突破。

      人類所有文化積累出來的知識網絡、歷史文化與科技持續進展,也是當下我們預設的教、學目的與目標之本。如何針對學習者目前身心發展狀態,適度也限量地合宜提供科技網絡連結機會,即為設計學習支持服務體系的初衷:先有再好,確保有效,同時在這樣全地球人共處的時、空中,人人終身學習,整體人類、社會共榮共好,是我們所期待的。

後記: 翻找以前寫的『I am me.~我是我』學習模型,每個都要先好好「認識你自己」:

*Inquiry探究
*Argumentation論證
*Modelling建模
*Memory記憶
*Emotion情緒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