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與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ANT)

      在現場教學與教育科技領域浸淫數十年來,各種理論框架中,我最個人常用、喜歡,而且能推廣分享的,一個是教師層級的ASSURE ,確保教學有效的教學設計模式。另一個則是創新擴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

      一路走來,我慢慢形塑「智慧造境」(EPB) ,總體觀照教育系統中,各層級當事人事物的交織開展開展:個人學習網絡(LN)物務悟三通教學(Io3T)5A教學資源中心(AIRC) ,而臻台灣3C智慧教學(TW3C) 新常態。

attachments/202301/9376327539.jpg attachments/202301/9645511338.jpg


      在持續深入探索的過程中,再找到兩個「A」理論框架,很可以套疊檢視與解釋現有智慧教與學的方方面面: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與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ANT)。

      我先利用圖像簡述:
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主體(Subject):在教學設計中,主體即為學生,是教學設計的執行者。活動理論中對主體的分析也就是學習者分析,應調查學習者俱有的認知水平,情感、技能水平等特徵。
客體(Object):客體的分析與設計方向根據主體的情況因人而異,另一方面又要達到一定的要求,所以客體既具有主觀性,又具有客觀性。
共同體(Community):共同體在整個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時為引導,有時為參與,在進行學習活動過程中,共同體不斷影響主體,為主體提供所需的資源或資助,所以活動有時個體,有時屬於共同體。
工具(Tools/Instruments):筆墨紙硯是古代學習必備工具,現代的教材、計算機等,這些是學習需要的硬件。而和諧的同學關係、愉悅的心情、良好的網絡等都是軟件工具。良好的教學環境設計可以使學習事半功倍。
規則(Rules):規則是用來協調主體與客體的,是教學活動過程中的一種制約、約定。
勞動分工(Division of Labor):在活動理論中,完成活動過程是需要不同成員完成不同任務,以使活動可以正常進行下去。
引自「活動理論

※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ANT)

行動者(Actor)與行為體(Actant)表示人類和非人類行動者,在系統網絡中彼此交互作用,行動者網絡理論平等地處理人類行動者和非人類行動者。並假定可以並且應當以相同的術語描述網絡中的所有實體,這就是廣義對稱性原理。一個行動者與行動者網絡互動後,也立即進入關係網中,並成為這個整體的一部分。

轉譯(translation)是行動者網絡理論的核心概念,Michel Callon定義了轉譯的4個節點:問題化(problematization)、權益化(interessement)、盟友的招募(enrollment)和動員(mobilization)。對這一概念來說,網絡對象的作用也很重要,它通過在複雜的人員、組織或條件之間建立等價關係,使轉譯過程更順暢。

強制通過點(Obligatory Point of Passage;OPP),是行動者對問題提出可能的解答,並綜合這些解答而取得之初步共識,也就是下文提的「入渡要津」。
●問題化 (Problematization):行動者對某些模糊,且難以被取代的問題產生興趣,因此而被吸引、聚集在一起,關注問題的內容及對自己的影響。行動者會對問題提出可能的解答,並綜合這些解答而取得初步的共識,稱之為「入渡要津(Obligatory Point of Passage;OPP)」。
●共通利益 (Interessement):每個跨過入渡要津的行動者會因為嘗試解決問題而被「鎖定 (Lock into)」位置,並獲得利益誘因,但這些利益需要透由其他行動者的相互介入與配置。並且,此一過程帶有肅清行動者身份的意圖,藉此消除其他外部問題與利益的拉攏。
●相互拉攏 (Enrollment):為了確保利益獲得,行動者選擇利用技巧、謀略或不斷試誤的方式,進行相互協商與拉攏結盟,以期透過連結關係發展出彼此的關連性,並強化自己在網絡中的地位。各方勢力不斷的拉扯,行動者逐漸被賦予身份認同 (Identity),並使得彼此關係明朗化,浮現出網絡的雛形。
●號令動員 (Mobilization):行動者間產生穩定的網絡關係,網絡以一個「整體」的結構出現,成員關係緊密並共同解決問題。出現代表發言人,對內號召彼此的行動;對外進行一致性的宣稱,並吸引更多行動者的加入,發揮中介(Intermediated) 的特性,對整體環境產生影響,並創造真實 (Reality) 的現象。

引自「網絡組織間關係治理的搭架:行動者網絡理論 的動態觀點

      這篇「THE CONCEPT OF ACTIVITY IN THE ANALYSIS OF HETEREOGENUOUS NETWORKS IN INNOVATION PROCESS」也同時提及兩個理論呢!

attachments/202301/6993636399.jpg attachments/202301/7160555105.jpg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245